山川冰雪未消融,社科扶贫满豪情。1月30日上午,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永生率我市社科界著名专家汪大白、方利山、翟屯建、毕民智、陈琪、盛学峰等十余人赴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召开徽州教育村竦塘暨古徽州民国时期教育研学黄金线研讨会,论证“徽州教育村”概念,谋划打造“古徽州教育研学黄金线”旅游产品,挖掘徽州文化优秀因子为扶贫注入新动力,助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市文联主席吴绍辉、徽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剑飞一同参加研讨会。
黄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竦塘村扶贫工作队长黄建敏详细介绍了竦塘村的历史、文化和扶贫思路,重点介绍为何提出“徽州教育村”概念和如何打造徽州教育研学黄金线的思路、举措。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永生认为,“徽州教育村竦塘”的概念抓住了竦塘的历史文化精华,提炼出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现有资料在古村历史、教育遗存方面挖掘较深较细,充满文化自信,也非常契合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将考虑将其列为重点课题之一进行深入研究”。“徽州民国时期教育研学黄金线”的产品概念可进一步完善。竦塘可以将针对徽州文化的研学旅行产品具体化,紧紧抓住“徽州教育”这个点,专注于徽州教育的研学产品打造。
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认为竦塘的文化底蕴、教育历史都有挖掘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徽州教育村竦塘”和“徽州民国时期教育研学黄金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竦塘在整个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据悉,竦塘村徽州教育展示馆已经在建设中,已争取项目资金约120万元;“徽州教育村竦塘”课题已被省社科联作为重点课题立项,明年5月可结题;中国传统古村落竦塘文化扶贫数据库项目已由省委宣传部公示;《徽州教育村——竦塘》一书已清样,下一步将送进农户、校园;“文化竦塘”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运行;《中国传统古村落——竦塘》专题片及村域文化电子地图已拍摄绘就。近期,还将举办“徽州教育村——竦塘”摄影大赛,进一步展示竦塘自然风光、人文环境,推介竦塘百佳摄影点品牌,助力竦塘文化扶贫。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