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

当前位置 : 

榉根关考

来源 : 作者:吴华清     浏览次数 : 33867     时间 : 2023-05-26
字号: 打印

《淮南子·兵略训》云:“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的形式基本上是近距离肉搏,于是依托有利地势建造防御工事便成为赋能战争的一种重要措施。华夏大地上,以军事为目的关隘比比皆是。位于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交界处仙寓山上的榉根关,建在榉根岭北的地势险要之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冷兵器时代皖南的一处军事要塞。

说起榉根关,就不得不说穿关而过的古徽道。这条古道,迄今较为完整的路段,大约7.5公里,共有石阶1.8万余步,属于文化路线遗产,堪称是一条有一定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群、古亭、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对于这条路,徽州人习惯称为“徽池古道”,池州人称为“池徽大道”,而安庆及其上游的一些地方称为“徽饶通衢”。这条道路是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南方的一条国道,是商旅往来和文张武驰的咽喉要地,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战乱时的兵家必经、必争之地。

《江难通志》《池州府志》都有这样一个记载:“咸丰间,曾文正公(即曾国藩)相度形势,建置石堑于此,以御粤匪”。于是乎,就有了很多后人的文章中把榉根关说成是曾国藩督师祁门时命湘军所建,其实这里面存在误会。《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记载失之简单笼统,似乎有点容易误导后人,一不留神便会错误理解。兼之后世作者大多在书斋里引用资料 ,有的虽到过现场,但未作深入思考而冒然下笔,以至于以讹传讹。

有关《志》中的“石堑”指的是绵延起伏在仙寓山脊上的石头墙(即古长城,据说全长有14公里),并不指原先早就存在的榉根关,也就是说当时湘军建的石堑并不包括榉根关,原因是后人理解出现了偏差而导致错谬。在这约十四公里长的石堑中有关隘两座,一座为榉根关,另一座是位于仙寓岭的新安关。两关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并非同一个时期建筑。

公元1860728日曾国藩设行辕于祁门,对定都天京的太平天国形成了军事重压。为阻断天京与安庆、武汉等军事重镇的相互支持与倚角,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以便各个击破;又基于安庆池州方向太平军多次绕道榉根关附近的仙寓岭偷袭祁门县、徽州府的现实,单靠一座榉根关显然已不能有效防范安庆及池州方向来犯的太平军。从宿松出发途经东流期间,曾国藩与幕僚及东至当地耆老对祁门地理作了祥细研究。《清史稿》《曾国藩家书》虽多次提到榉根关战事,但未见曾国藩从榉根岭、仙寓岭经过(或到过)的记载。尽管池徽大道是条近道,原本也计划从榉根岭到祁门;奈何榉根关地势崎岖险峻,行军迟缓不说,更怕遭到太平军伏击。在这种兵家绝地,哪怕你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如遇滚木垒石,也会退无可退,极易葬生山谷。深知“危邦(地)不居,乱(地)邦不入”的曾国藩,自然是选择平坦道路绕道江西桃墅经闪里进驻祁门。无疑,地势险要的榉根岭、仙寓岭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军事屏障,就地取材,建置石堑,发挥的作用更大。于是,大约18608月开始,湘军在原榉根关的基础上,突击在仙寓山一带修建了14公里长的石堑,祁门西北防线从此虽不能说固弱金汤,但却使太平军从安庆池州方向偷袭祁门成为难事。此后太平军虽有有突破榉根关防线的成功行动,但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从如今残存下来的位于仙寓岭的新安关[因从此处可以到新安(现今新安镇),故有此称呼,当地人又叫大卡子或小长城]来看,可以发现:石墙是用大小不一且并不规则的褐色石块堆砌而成,未见石灰浆等材料压缝,整体较为粗糙,一看就是匆忙之际修建的。墙上的瞭望口是东宽(大)西窄(小),明摆着是守南(祁门)防北(池州),瞭望口也兼具枪眼功能,间接说明此时湘军已使用洋枪。曾国藩过人的军事才能、武器上的优势,到186155日移师东流时,湘军已由危转安,清政府也同时避免了英法联军与太平军双重夹击的灭顶之灾。更是江南大营二次溃败后,湘军全面取代清朝经制兵,地方势力开始坐大,满汉官员权势变迁、洋务运动发轫的重要历史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仙寓山上湘军建的石堑重要性,竟然和国家民族历史相连。遥想一百六十年前的此地,如此浩大的工程,该有多少三湘子弟、当地乡勇、民夫在忙碌?才有被后人称之为“小长城”的遗迹。不过,称这种“石堑”为“小长城”多半是一种形容和夸张,其实与真实的长城相去甚远,唯有榉根关才有点长城的样子。

我第一次到榉根关是19808月下旬,随父兄挑杨桃(即野生弥猴桃)去柯田供销社卖,当时懵懂无知,只觉榉根关高大精致而已。其后数十年间去了三十余次,又陆续看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始知榉根关的厚重历史。

榉根关位于榉根岭北侧百米处,两侧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秦汉时期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以降千余年间,每逢乱世,更是战事频繁。现存的榉根关,城墙高3.5米,宽5米,长18米,门高2.2米,整个关隘和城墙用青石板和青石条砌成,墙体整齐严整、宏伟壮观,每块石板或石条都经过加工和打磨,石板(条)与石板之间有石灰压缝。较之新安关,榉根关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及要求完全是两码事,明显不是一个时代产物,这可不是臆断。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在砌墙体时,为了增强牢固度,一般会用糯米熬粥或用弥猴桃树等具有粘性物质植物的树枝水浸出物与石灰及桐油搅拌作粘合材枓封樯,凡是到过万里长城的,就知道这种材料(包括类似材料)封的墙是多么的坚固,尤其耐雨水冲刷。因此,只有和平年代或相对稳定时期内才能建造出榉根关这样严整的建筑,战乱之时匆忙之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快石板()的开凿打磨运输都要一定时间,短时间内弄这么多精致石材是有很难的,又处在高山,完全依靠人力,代价非常巨大。那么,既然榉根关非湘军所建,那又是那个朝代建造的呢?大一统王朝没有必要,因此处是内陆,不是边塞。或许有人认为这也不一定?徽州盛产茶叶,是否为当时政府为加强茶叶税收管理而建的关卡?我一开始也有这种想法,但从榉根关选址的地点看,就排除了这种可能。此关没选在榉根岭头,而且选在了岭头北侧地势险要处,这说明此关从选址之际它的功能就是定为军事所用,当然建成后的和平时期不排除作税卡或驿站。故尔,榉根关大概率应该是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南北分治时期某个南方政权为抵御北方强敌入侵修建的军事关隘。

回望中国古代南北分治的历史,哪个江南小王朝或江南割据地方政权可能建造榉根关呢?

先来看三国时代的东吴:东吴又称孙吴(229280),是三国时代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吴国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杨州、荆州、广州、交州,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的完整部分,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重庆、上海的部份地区,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其地域北至庐江郡,南至日南郡,西达交趾,东临东海。虽说是三分天下,其实从地域上说,半璧江山也不为过。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在榉根岭这样地方建关隘的必要。

接下来是东晋南北朝时代:东晋(317420)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领土最大时,曾有黄河以南、陕西关中、长江流域、岭南以直到越南南部;领土最小时,也拥有淮河以南、三峡以东、云南贵州、岭南以北。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和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了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的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南北朝(420589)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这里重点说的南朝(420589)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和东晋的延续,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了元嘉之治和永明之治等治世。南朝刘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河南地于太初四年(422)之后被北魏并吞,改以淮水为界。南朝齐基本上同南朝宋为二十二州左右,后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时疆域变化很大,因北伐获得淮北之地,一度达河南地;又开拓闽、越、等地,破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个州。候景之乱后,北齐占领江北淮南之地,西魏占领汉中巴蜀。南朝陈成立后国土不多,至569年开始陆续收复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并且一举夺下北齐长江之地(573577),到陈末时受北周入侵使得国土急剧减少,但还是辖有长江以南及交广地区。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时代,疆域最小时也拥有长江以南土地,缺少在内地山区修建关隘的动力。

那么榉根关是否是隋唐之际割居东南六州的吴国修建的呢?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586年—649)为保境安民,起兵占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州、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实施仁政。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国安宁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武德四年,汪华审时度势,说服文臣武将,率土归唐,维护中华一统。唐高祖李渊封其为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事务。汪华据六州时,祁门尚未建县,祁西归鄱阳管辖,当属饶州。这个时期,为防止北边池州等地的敌人入侵,汪华在榉根岭建造关隘是有可能的,因为吴国有着近二十年且相对和平的割据时光,时间、财力、人力都具备条件,致少榉根关的雏形已经形成。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发生在榉根岭及其周边的战事不下十次,而《徽州府志》《祁门县志》有明确记载的发生在榉根岭的战斗就有两次,这一些足可说明此时的榉根关是一处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姑且不论当时是否已建石关。

榉根关最有可能是五代十国(907979)时南唐所建。南唐(937975),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昇在江南建立的正统王朝,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五代是北方政权,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呢?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这里与榉根关扯得上关系的只有南唐。

南唐虽偏安淮河以南,但却是五代十国中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为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南唐国力鼎盛时拥有三十五个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的一部份,人口约500万,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保大十三年(955)至交泰六年(958),北方后周政权三度攻打南唐,在后周的凌历攻势下,南唐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结果是南唐尽失江北之地,划江而治,去国号改称“江南国主”。从此一蹶不振,为避后周锋芒,中主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北宋建隆二年(961)李璟驾崩,其六子李煜(937978)即位,复都金陵,史称李后主。北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包围之中,后主李煜为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部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宋军进攻。榉根关可能就是中主李璟迁都洪州时兴建,李煜在位期间加固。因为从南唐内部而言,当时的财力、物力、时间都允许,而外部北方强敌又是步步紧逼,建造关隘加强防守是必选之策。可以想象与推测的是:榉根关上,李后主在位的十余年间一直有重兵防守,直至被灭。

南宋(11271279)时期呢?1141年,绍兴和议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双以淮河、大散关为界。1234年,元、宋联合灭金。其后,失去金国作屏障和掣肘后,南宋面临比金更为强大的蒙古南下的威胁。1238年蒙古军攻下安庆府,后劫掠而还。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重镇襄阳,1273年,襄阳城破,历经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到1278年,南宋全境几乎已纳入元朝版图,1279年南宋灭。从南宋历史及疆域分析:前期修建榉根关确实没必要,而后期需要的时后却无力量。故尔榉根关建于南宋时代的可能性极小。

南明(公元1644---1661年)政权过于短暂并且极度腐败,不存在建造军事关隘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北方各地最容易遭受草原游牧势力攻击;每当大一统王朝无法抵御时,便会选择南渡,依靠南方密布的水网和距离来避开锋芒。从东晋到南唐,再到南宋及南明,不但逐步丧失了北伐能力,而且蜕化到连自保都困难,最终被灭亡。地处南方崇山峻岭之中的榉根关正是历史上南北政权并存对峙的产物,个人认为,榉根关的雏形为隋唐之际割据歙、宣、绕等六州的汪华所修,南唐时重建加固,今天见到的榉根关主体工程应属南唐建筑,至今已逾千年。

(注: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注释及《祁门县志》。)

 

 

(作者系安徽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祁门县箬坑乡红旗村党支部书记)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与发表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Copyright © 2021 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