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

当前位置 : 

一幅赏心悦目的徽州长卷

来源 : 黄山社科     浏览次数 : 2818     时间 : 2015-09-20
字号: 打印
                                        ■ 王世华
    历史上的徽州,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世界上山水风光令人陶醉的地方指不胜屈,世界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也不计其数,但既有令人陶醉的山水风光,又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可就寥若晨星了。而像徽州这样神奇的地方,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这里既有享誉世界的黄山风光,有齐云山、牯牛降、清凉峰、新安江等驰名遐迩的大好山水,更有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崛起了足迹遍海内、延续六百年的徽商,产生了引领学术思潮几百年的程朱理学和影响一个时代的徽州朴学,兴建了别具特色、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涌现了灿若群星、各领风骚的济济人才……
    如此神奇的徽州,世人总想走近她、了解她,总想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如今关于徽州的著作非常多,对人们了解徽州、了解徽文化,让徽州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些著作要么部头较大,一般读者难以卒读;要么学术味太浓,普通百姓难以理解;要么侧重某一方面,读后只能了解徽州的只鳞半爪。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最近有幸拜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阅读徽州》,却令人眼睛一亮。书名就很有特色,它意在告诉人们:徽州是一部“大书”,要深入了解徽州,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慢慢品味才行。细细“阅读”本书,发现它果然与众不同。
    首先是布局谋篇,匠心独运。徽州这部“大书”,我们如何“从头读起”?本书作者在这个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匠心。全书分八编,具体为“徽州风光”、“徽州村落”、“徽州建筑”、“徽州商帮”、“徽州教育”、“徽州艺术”、“徽州科技”、“徽州人物”。这种布局,非常符合读者认知的顺序。人们进入徽州,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徽州的山水,接着看到徽州的村落和建筑,那就从此说起。这比起有的著作一上来就介绍徽州的来历、演变的历史,搞得读者一头雾水要好得多。如果说,“新安大好山水”是大自然的恩赐的话,那么鸳瓦鳞鳞、粉墙矗矗的村落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徽派建筑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者又会告诉你,就是因为这里出现过富甲一方的徽商,而这一商帮的出现,不仅仅在建筑上的贡献,更在徽州教育、艺术、科技方面成为发展的重要推手。没有徽商,可以说就没有今天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而这一切的创造都离不开人,所以在本书最后作者介绍了徽州突出的历史人物。全书结构,看似条块分割,实则内在逻辑联系极强。
    其次是取精用宏,精华毕现。徽州和徽州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如何在一本书中用较短的篇幅将徽州最精华的东西介绍给读者,这是作者必须要考虑的。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取舍恰当,将浓缩的精华呈现给读者。全书八编,可以说把徽州、徽州文化最重要的内容概括了。也就是说,读了这八编,也就可以基本了解徽州和徽州文化。在每编的写作上,作者也是取精用宏,比如徽州风光,可以说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但作者只写了两山(黄山、齐云山)、一江(新安江)、一湖(太平湖)、一地(古牛降),这就把徽州最美之处展现给读者了。如果把徽州比作一位“绝代佳人”的话,那么作者就把这位佳人的“脸”部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了。尽管作者没有画出她的全部身影,但读者也完全可以领略她的“惊人之美”了。尤其是作者在每编开头都有一篇“概述”,概括介绍每一编主题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得以了解这一主题的一般情况,留下一个基本印象,然后再“阅读”重点内容,加深理解,这都反映出本书作者是独具匠心的。(作者:安徽省徽学会会长)
    第三,文图并茂,引人入胜。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都是徽州人,而且都是对徽州及徽州文化研究有素、学有专长的学者,所以本书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如果静下心来,品读本书,听作者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就像听说故事一样,确是一种享受。而且每编都有一些新内容,即使是专业工作者读后也有新的收获。更值得指出的是,该书配有大量照片,这些照片都是专业人员精心摄制的,无论是拍摄的角度、选取的场景、摄影的质量都堪称一流。可以说这些照片都是第一次面世,即使是同一题材、同一场景,也经过了新的创造,每一幅照片都表现出摄影家一丝不苟的态度,仔细“阅读”这些照片,真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照片与文字在一起,如红花绿叶,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本书的文化品位。
   总之,《阅读徽州》确是一部熔科学性、可读性、通俗性于一炉的佳作,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徽州长卷。读者诸君,不妨开卷把读,定会受益匪浅、不忍释手的。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Copyright © 2021 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