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在人们的热切期待和高度关注中发布了,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认“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初步学习,笔者感到,全会公报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气概和精准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部署,读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信心满怀。
“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梦大格局具有里程碑意义
“十二五”期间,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预计经济年均增长近8% ,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同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2011-201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2016-2020这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才能继续前进,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50年新中国建立一百周年的时候,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梦大格局,具有里程碑意义。所以,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就明确了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任务。
正因为“十三五”这五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就要拿出决胜精神,摆出决胜架势,使出决胜干劲,实现决胜目标。尽管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特别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但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全会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既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也提振了我国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
“四个全面”深入人心:
被确立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部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至此,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清晰展现。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敏锐的媒体把“四个全面”称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顶层设计”,人民日报从2月25日开始发表系列评论,深刻解读“四个全面”。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均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部署全年工作,据此,有人把2015年称为推进落实“四个全面”的“元年”,即开局之年。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谋划全局,部署指导各方面工作,中央和全国各个重要会议都贯穿着“四个全面”的战略要求。“四个全面”早已深入人心。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喜迎新春联欢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是“四个全面”自形成和提出以来,第一次写进党的中央全会文件,并被确立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通读全会公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个全面”既是指导思想的重要构成,同时还被具体化为“十三五”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个“坚持”为内容的六大原则,都是“四个全面”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