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咨政

当前位置 : 

长三角一体化 黄山要把握三个关系

来源 : 作者:侯中良     浏览次数 : 44306     时间 : 2022-10-10
字号: 打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极大地拓展了黄山市发展空间,为黄山市和长三角地区在文旅、科技、产业等方面合作带来利好。作为安徽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黄山市2018年加入杭州都市圈,2019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21年与上海市杨浦区、奉贤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

星夜不问赶路人。一切皆为过往。深度探寻黄山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笔者以为至少要把握三个关系。

其一,“门外汉”与“自家人”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上海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尤其是从长三角肩负的使命来看,最紧迫的不是各自补短板,而是要竞相拉长板,组成更大的木桶,去盛下更多的水。黄山市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自家人”,而不是“门外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上海等地的责任,也是黄山市的义务。不仅有沪苏浙的动作,也应有黄山的实践。黄山市是长三角最重要生态屏障。黄山市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杭州等地山水相连,尤其是发源于黄山市境内的新安江,是浙江最大的入境河流,安徽段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近70%,是华东重要的战略水源地。黄山市是长三角地区绿色产品的重要供给地。近年来,黄山市立足生态文化优势,紧扣长三角潜力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加快产业转型,实行错位发展,大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沪苏浙皖来黄山市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已达六成,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绿色农产品热销长三角地区,黄山市已然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黄山市是长三角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尤其是高铁时代到来,合福高铁连南接北,杭黄高铁承东启西,交通能级显著提升,黄山建成、在建和规划高铁共有10条,与全国几大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成为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要破除“门外汉”的思维,消除被动思想,主动融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中实现黄山市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因为城市能级的差异而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因为和长三角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而自惭形秽,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自我优势,积极作为。

其二,“溢出”效益与“虹吸”现象的平衡。推进一体化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各个地方发展的不平衡。不可否认,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存在着“虹吸现象”,而中小城市更需要把握机遇,来承接大城市的“溢出”效益。对于黄山市来说,要找准定位,用优势用长板参与分工、开展合作。黄山市资源优势明显。传统文化厚重,自然生态优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城市,随着国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黄山市历史人文、青绿山水等稀缺资源更显珍贵、更具魅力。战略地位明显。“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黄山市纳入全国25个重点旅游城市布局;《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黄山市确定为全省旅游点状发力的两大中心之一,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桥头堡;《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打造“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再次把黄山市放在了扛鼎位置。随着“大文旅”时代到来,黄山将更加紧密地镶嵌在长三角南翼,不断承接先发地区带来的溢出效益和发展活力。预期价值凸显。后疫情时代,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全新的格局重塑,黄山市的空间、区位、经济、美学价值都在被重新发现、重新构建、重新估值,小城市充满着独特魅力。正如一位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经过疫情,黄山市的环境、青绿山水更具有吸引力,适合总部经济的发展。要发挥自我的优势,承接“溢出”,以自身发展防止被“虹吸”,在分工合作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人才选择黄山这方静谧之地,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正是这种努力的表现。

其三,“被动等”与“主动干”的责任。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但是一体化不会自动实现,不可能无所作为而等待长三角一体化。天上不会掉馅饼,关键在于黄山自己的实践。要变被动为主动,让优势资源为产业发展赋能,走出一条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富的有效路径。首要的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到上海进行体悟实训,不仅改变了我的观念,更提升了我的状态。”一位民营企业家深有感触。回来后,立即行动,用工业化的思维进行农产品生产,推进企业从二产向三产进军,并带动一产发展。去年以来,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过中,黄山市创造性的开展“四千工程”,选派干部和企业家到长三角地区体悟实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以“体悟实训”为载体,精准组织干部和企业家赴沪苏浙等长三角发达地区开展体悟实训,学习发达地区敢想敢干敢担当的思维,推进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府效能、政务环境等方面与长三角全面接轨,以思想的解放推动黄山市的发展。坚持优势互补。立足国际化文化旅游资源,抓实抓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大“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推广力度,持续推广长三角“七名”国际精品线路,深化“衢黄南饶”联盟大花园等平台合作,进一步把黄山牌子打出去,把中国旅游始发地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真正成为一座可亲可爱可敬的新黄山。坚持产业联动。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要聚焦九大新兴产业,精准定位细分市场,精细擘画企业图谱,通过“双招双引”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争得一席之地。当前尤其要主动对标大上海,推进黄山市与奉贤区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发挥杨浦区“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引导数字经济、大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向黄山延伸;同时,要谋划储备一批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的战略性项目、牵引性工程,打造更多支撑黄山市未来发展的动力源。近日国家发改委、文旅部印发了《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这为黄山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又增添了新的契机。要坚持高位谋划,以一体化理念谋篇布局,在城市结对共建、毗邻地区合作和产业园区合作等方面开展多元合作,开掘拓宽城市合作深度、广度。强化创意创新,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尤其要聚焦民生建设,推进公共服务等高对接,如推进交通互联,优化政务服务、实现服务共享,在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宣传、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幸福感,提升满意度。

长三角一体化拓展了黄山市的发展空间,但并不排斥黄山市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链接京津冀、大湾区,黄山市拥有更大的空间,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大黄山”前景可期。

 

(作者系黄山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未经作者允许 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59-2355439 传真:0559-2355856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滨江东路7-7号7楼 邮编:244000
Copyright © 2021 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皖ICP备19017007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